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
关注国元资本

国元要闻 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新闻中心国元要闻详情

年轻干部当正确看待“价值滞后”

来源: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:2025-03-13 浏览次数:391

图片1.png


在“快节奏”的当下,个别年轻干部因急于展现个人价值、忙于追求“显绩”而滋长“镀金”心态,热衷“跳板式”晋升,甚至出现急功近利、心浮气躁的倾向,这不仅不利于事业发展,更有碍年轻干部个人成长。因此,年轻干部必须学会正确看待“价值滞后”,注重长期发展,在沉淀中积蓄力量,在坚守中厚植根基。

“早成者未必有成,晚达者未必不达。”年轻干部的成长,本质上是从“经验积累”到“能力跃升”的质变过程,切莫因为三年不提拔,焦虑就发芽。要涵养“但问耕耘,不问收获”的定力。正如北宋名臣范仲淹“断齑画粥”苦读二十载终成济世良才,年轻干部须以此为镜,破除“官本位”思想的桎梏,倍加珍惜“蹲苗期”的沉淀与磨炼,把握住扎根沃土、抽枝散叶的黄金期,在乡村振兴主战场、改革发展第一线与千头万绪的群众工作、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面对面、硬碰硬,把每项工作任务视为淬火成钢的好机会,多想自己“能做什么”而非“能得什么”。同时,要耐得住“板凳要坐十年冷”的寂寞,甘抓未成之事,善做铺垫之功,既不过早自我否定,也不因暂时未被“发现”而消极。要持之以恒在学懂弄通上做实做细,当个人沉淀与群众和组织需求同频共振时,“静水深流”的积累有朝一日终将转化为“厚积薄发”。

遵循成长规律,既要个人沉心静气,更需组织精准滴灌。倘若一味要求年轻干部接受“价值滞后”,而缺乏公平的考核机制、透明的晋升通道和及时的成长反馈,可能导致人才流失或“躺平”心态的蔓延。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年轻干部培养机制,在基层一线、吃劲岗位搭建“练兵场”,及时选配帮带导师,为不同成长阶段的年轻干部提供帮助和指导,形成“蹲苗不拔苗、助长不催长”的良性生态。要建立起“能者适时提、优者及时用”的选拔机制,打破论资排辈隐性台阶,把镜头真正聚焦矛盾突出、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,看“显绩”更重“潜绩”,把实绩突出、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、用起来,实现有为者有位、吃苦者吃香,让年轻干部价值“滞后”而不“停滞”。同时,要以“用什么干部”作为风向标,引导各级年轻干部把精力聚焦于解难题、办实事、创实绩,让年轻干部逐步成长为可堪大用、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。

微信公众号